周青,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求是特聘教授、长聘正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2004至2009年间,周青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。2009年博士毕业后,周青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担任了一年助理研究员。2010年,周青前往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,开启了博士后生涯。自2015年起,周青留在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,先后担任研究人员以及临床分子遗传诊断人员。2017年,周青回国加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,任职研究员。2019年12月,周青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工作指导。2023年,周青晋升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长聘正教授、求是特聘教授。周青研究方向为自身炎症性疾病、临床遗传诊断。
周青发现并命名了DADA2,HA20,OTULIPENIA,APLAID,RIPK1(GOF)等多种新的免疫缺陷病,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并运用到临床治疗。文章发表在NEJM,Nature,Nature genetics,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,总影响因子600多分,引用1800余次。2019年,周青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。2023年,周青获得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科学突破奖。2025年,周青获得科学探索奖。
人物经历
2000至2004年,周青就读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顺利取得学士。随后在2004至2009年间,周青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。2009年博士毕业后,周青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担任了一年助理研究员。
2010年,周青前往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,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博士后生涯。自2015年起,周青留在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,先后担任研究人员以及临床分子遗传诊断人员。
2017年,周青回国加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,任职研究员。2019年12月,周青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工作指导。2023年,周青晋升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长聘正教授、求是特聘教授,开展深入研究工作。
研究领域
周青研究方向为自身炎症性疾病、临床遗传诊断。
主要作品
主持基金
参考资料:
论文
主要成就
2025年9月,中国科学家证实,人类单基因(PLD4)的缺陷可导致红斑狼疮,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。该成果10日发表在《自然》杂志上,周青等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。周青在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精准治疗方向有多年的探索,周青已经发现了8种此前未被认知的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,多名患者因她的发现得到了及时治疗。
周青发现并命名了DADA2,HA20,OTULIPENIA,APLAID,RIPK1(GOF)等多种新的免疫缺陷病,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并运用到临床治疗。文章发表在NEJM,Nature,Nature genetics,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,总影响因子600多分,引用1800余次。
社会职务
美国临床分子遗传学执业主任医师;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院专家委员。
所获荣誉
参考资料:
周青.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.2025-09-22
他们走过红毯、捧起奖杯,也托举起科研“大问题”.中国科技新闻网.2025-09-22
十位青年科学家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“创新突破奖”.今日头条.2023-04-04
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周青教授 莅临深圳市儿童医院学术交流.深圳市儿童医院.2025-09-22
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.万方数据.2025-09-22
美国二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的共识声明、实践资源、技术标准和指南的概述.万方数据.2025-09-22
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致病基因概述.万方数据.2025-09-22
我国科学家发现由单基因导致的红斑狼疮.新华网.2025-09-22